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5-15期 第B4版:文化

书恋深深深几许

  许宝江
  真爱书的人,书就是他的恋人。与书为伴的时间越长,爱书之情就越深。
  我爱上书,源于一首古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发黑不思图上进,发白方悔读书迟。”这是父亲在向我们兄弟妹讲《乾隆皇游江南》时在小说里面特此摘录出来的励志诗。也许我与诗书有点缘分,故一见到这首诗就喜欢上了,并把它贴在破旧的墙壁上,天天都“面壁”拜读,渐渐地,诗中一幅夜读意境图便在我的脑海中活现了出来:青灯如豆,少年苦读,鸡鸣几遍,依然手不释卷……
  当时我大概正读四五年级,那时国家政治气氛很浓,很难读到“好书”,尽管如此,求知的欲望却偏偏开始爆发出来。在父亲的支持下,我竟购买到好几本“经典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而这些书却是以“揭批”的形式出版的。庆幸的是还借读过几本古典小说和唐诗,还用手中的小口琴与邻居的一位大哥哥交换来两册不同版本的毛泽东诗词,从此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阅读“闲书”的生涯。虽然读得似懂非懂,却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乐趣多多,有时甚至还会在同学面前卖弄一下已经背熟的古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买到了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开始产生了拥有一个书柜的想法。父亲也“善解人意”,找了一些废弃的木板请一位有点手艺的邻居做了一个小书柜,这小书柜虽然简陋,却足以让那数量尚未算多的几十本书“安家落户”,每当我看到那些宝贝书籍有序地排列在一小层一小层书柜里的情景时,心里竟有了“金屋藏娇”的得意感。从此,我读书的劲头更足了,每当放学回来就把自己关进小书斋里与书为伍,埋头阅读;虽然很多书里的内容都理解不透,而对书中唯美的内涵却能够感受得到,这为我以后大量阅读经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工作后,阅读范围越来越大,求知欲越来越盛,自然地,书也越买越多,书架当然也越整越大,虽然工资微薄,入不敷出,但买书看书的劲头却有增无减,正所谓“哪管衣薄房子窄,但求书容日日新。”多年来,凡儒释道诸经典及古今诗词小说等我都涉猎到,在治学和写作上虽谈不上有什么大造诣,却已让我渐渐感悟到阅读好书是学习古今贤人的最好的渠道,是修炼自己精神境界的最佳的一种方式;因此直到现在,我已与书融为一体化也化不开了。
  物与类聚人与群分,在我的朋友圈中爱书的人也有很多。但遗憾的是有些“书友”因工作、生活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安安静静地尽享读书这个“清福”,故不得已经常要与书“割爱”,但其爱书之情却还是“藕断丝连”。记得多年前有位做生意却爱书的朋友洋,某一天他突然来到了我单位的宿舍找我,还背了一只装满东西胀鼓鼓的大纤维袋,他说到外地做生意十多天了刚回来。初时我以为袋里面装的是药材或其他货物,但打开一看却全都是新购的书!他说这次到过几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都抽空到书店或书摊逛一逛,而这一逛一逛的就“逛”下了这一大袋书!但不敢一下子带这么多书回去,怕老婆“揪耳朵”,所以将书暂时存放在我这里,以后几本几本的带回去。我乐得手舞足蹈,因为我可以“开卷独先赏”!
  还有位在外地当了企业领导人的家乡文友广,他更令我难忘和感激。那是去年的事,我需要一批诗话、诗韵、古文等国学书籍,而有很多在网上和本地书店里都找不到,广知道后自告奋勇地说要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他发动身边的友人跑遍市里市外的书店,不到十天就按我列出的书目给我寄回了一大纸箱价值上千元的书籍,还以我经济拮据为由不要我的书款,还说他虽然现在没多少时间读书了,但为自己爱书的老友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心里感到很爽快云云。可见这位老文友不但友情不变,而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书依然一往情深,永远无法解脱爱书的情结,相信以后一旦有自己掌控的时间,他肯定会“重整旗鼓”再攀书山的!
  呵,我们都是爱书的朋友,书恋深深深几许?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