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0-23期 第B2版:民生/史鉴

《资治通鉴》一书的二则小故事

  公元603年,《资治通鉴》里就只记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幽州总管燕荣被赐死,另一件事就是读书人王通提意见不被采纳回乡了。二则故事,看似不关联,实则有关联。
  燕荣是有名的酷吏,他打人似乎是兴之所至。看到路边有荆条,拿人来作试验,在打人前承诺下次可以免,但是下次这人真的犯错了,说上次已打,他又认为无罪都被打了,这次有罪更不能轻饶。打二百是正常,打上千的都有,他在幽州就是土皇帝。元弘嗣被任命为幽州长史,听闻此君大名,吓得坚决请辞。文帝只好对燕荣下令,要打十杖以上,就必须上报。燕荣也讨巧,每次都不打满十下,一天打好几次,让元弘嗣管粮,风吹走了都要罚……几年后,燕荣觉得打得不过瘾,把他关进牢房,断他的粮,看他能撑几天,反正又没有大棍子抽他,饿得元弘嗣只能吃自己的棉衣,他老婆只得去宫门口喊冤。
  这样的一个人被赐死自然是大快人心,但事实上,幽州地区的人很可怜,因为下任总管元弘嗣经过多年的打磨,变得比燕荣还要残暴,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难侍候。
  另一个读书人王通是怎么回事呢?
  《隋书》中没有王通的传纪,不过是在新旧《唐书》里,通过他的弟弟,他的孙子,约略提到过他,知道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尤其是他的父亲王隆,曾经在开皇初年,奏过《兴衰要论》,得到过隋文帝的称道,由此看来,王通的家学渊源,偏重儒学。
  公元603年9月,王通来到长安。他的同乡薛道衡,是比较受宠的一位文臣,很欣赏他。薛道衡向隋文帝推荐了这位饱学之士。和父亲一样,王通也把自己的最精彩的文章《太平十二策》呈献了上去,只是王通的运气并不太好,献上去的这东西不合皇帝胃口。他上奏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就是实施王道,以孔子的六经为准,倡导实施仁政,三教合一。这东西看起来不错,但是晚年的隋文帝并不喜欢,但看在薛道衡的面子上,给了他一个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的官。
  王通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并不傻,在热脸贴了冷屁股之后,也没有一直待在长安,他回到家乡当老师去了。
  曾经说过,隋文帝是不大看书的,也不大爱护读书人。他最爱的是《孝经》,孝这东西,是皇帝老儿最爱用的一招,所谓忠臣孝子,要做忠臣,必然的得先是一个孝子,君父之言得好好听,让你往东不能往西,这样,当皇帝才会有意思。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压下来,再牛的人也得被唾沫淹死。上至下,出的人才多是孝子居多,许多人并无实际才能,但是要成名,必须得孝,所以才会有二十四孝那样的故事产生。到了南北朝,乱世纷争,手中有枪就是王,武力说话。但是经过混乱之后的大一统,必须得正纲常,讲孝最简单,也最能见功效。
  至于读书人,文帝也是不大爱的。当然,为了照顾官员们的情绪,最初的时候还是得提拔一些,比如提拔了南朝陈帝国的袁宪这样的高能之士,以聚人心。
  到了仁寿三年,读书人,他更不爱了。到这一年,他的开国功臣们基本都清洗干净了,儿子们不听话的都处罚了,“贪财”的杨俊死了,太子杨勇被废了,蜀王杨秀也被关起来了,最好的儿子杨广当太子了,最爱的小儿子自然是怎么看都满意。国库充实了,边疆臣服了,他也更相信权力了。
  于是,王通这个书生的什么王道,什么仁政,都不需要。
  皇帝不爱没关系,王通回到家乡后,在教育上闯出了一片天地,收了许多远方来的学生。他甚至模仿孔子,作了《王氏六经》,聚徒讲学,常常几百门生,形成了不小的气候。
  后来,朝廷多次征召,但他不出山。此间杨素也劝他作官,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有破草房,有薄田,有书读,这就可以了。杨素是炙手可热的大权臣,他对于乡下一个教书匠的邀请太多,引起了某些人的谗言。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没什么真正的本领,却也巴不得别人不被看重,王通被杨素看上,势必某些人的利益就会受损,本着维护的原则,这个乡巴佬的坏话,就在杨素身边传开。
  杨素虽残暴,却是个精明人。他特意去问王通有没有轻慢他的意思,王通说:“如果您可以被轻慢,那么我做对了;如果您不可以被轻慢,那么我就做错了。错与对,得失都在我自己,与您没有任何关系。”杨素对王通是真的尊敬,或者说是因王通只是一介读书人,于他的政治前途没有任何障碍吧,不管怎么说,杨素这么一折腾,王通的名声日渐高涨,一直到死,都倍受尊崇,他的弟子甚至给他私谥“文中子”。
  这两件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大有关联。燕荣一介酷吏,贪赃枉法,过分相信暴力,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不是第一天这样的,他是多年都这样!隋文帝不是不知道!王通是一位大儒,或者说,他就是一个私人教育家。他信奉仁政,要善待百姓,以人为本,与晚年的隋文帝不合脾胃,隋朝国运随之衰落,可想而知。
  摘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