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6-12-19期 第A1版:要闻

怀揣文化自信 放飞文艺梦想

——我市文艺创作工作综述

  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开展进校园活动。
  记者吴云杰摄
  
  实干图强
  
  本报记者柯小瑛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至今的两年多以来,市委宣传部在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文艺宣传,深情关切我市文艺创作现状与发展,指导市文联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引领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园地里辛勤耕耘,共同呵护,使得这一个精神家园呈现出一派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的勃勃生机。
  
  繁花硕果,呈现喜人图景
  近两年来,我市文艺创作佳作连连,精品迭出,为茂名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丰厚滋养,充分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
  首先是硬笔书法作品屡获省级大奖,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今年我市荣获“广东省硬笔书法名城”称号。最近,我市申报“中国硬笔书法名城”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评审通过,成为广东首个“中国硬笔书法名城”,计划在今年底挂牌。
  其次是市文联、市民协联合茂名滨海新区将该区申报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网上投票达109万人次,居全省第6名。有望进入全省前十。
  第三是美术书法摄影成绩突出。2015年,我市邀请省级名师到茂名作专业辅导,举办系列高水平的美术展览,进一步提升本土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创作、鉴赏水平。11月,“野旷天遥——许钦松山水画精品茂名展”开幕暨“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茂名创作基地”揭牌、“大美茂名”美术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前行的脚步——中国山水画新变革”许钦松美术专题讲座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举行;许钦松山水画艺术品鉴会在市博物馆举行。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静水流深”廖静书画作品展、吴汉杰茂名画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组织美术家开展“中国梦·大美茂名”采风创作活动,深入滨海新区建设现场进行美术作品创作;6月,茂名市油画学会会员、青年画家吴佩珊油画作品《文冲口印象》入选广东省第六届当代油画艺术展,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市文联组织美术家、摄影家100多人开展“走进茂名港”美术摄影创作采风,见证茂名港建设的精彩时刻;省美协、市文联和市美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梦·大美茂名”风情画展拟于12月28日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启幕;黄湖清的书法入展中国书协新人新作展。
  第四,是文学创作再上新台阶。2016年,我市举办了多场“诗歌朗诵会”以及“茂名作家走进茂石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学采风活动,拓展会员的创作视野,提高创作水平,营造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有效促进我市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为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会员创作水平,收集、保存和宣传茂名作家的创作实绩,让文学爱好者有一个文学家园,市作协筹集资金3万多元创建一个有120平方米的“茂名作家书屋”,目前已投入使用。同时,今年3月和6月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张建渝、著名作家魏微、广东省文学院熊育群院长与作协会员面对面座谈,邀请著名诗人郑小琼、陈陟云等与茂名作家召开创作座谈会,通过邀请知名作家为会员和作者上课、交流等活动,提高本地作者的文学创作水平。市作协副主席崔伟栋的长篇历史小说《冼夫人》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8月他获得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基础宣传文化能人”称号。
  此外,本土文艺精品获得省专项扶持资金。2015年,我市荣获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有一种味道叫家乡》,获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2万元;长篇历史小说《冼夫人》获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5万元。
  
  创新机制,激发创作活力
  两年来,我市在贯彻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精神的践行中,在全力推动文艺创作生产这一维度上,积累了许多可资可鉴的经验和做法,彰显了茂名满满的文化自信,也凝聚了各级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情感。
  第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抓好文艺的创作生产。两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市委有关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全市文艺创作生产会议,强调要加强创作生产、多出精品。我市着力抓好“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认真组织好重点文艺项目创作。一方面加强重点文艺项目规划,确定重大选题,遵循给人民群众以真、善、美的享受,有利于提高地方知名度、展示地方的风采,有利于地方的发展来选择创作题材及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确定主创人员,对特别重大的文艺项目,组建重大题材创作小组,共同攻关,努力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第二,创新机制,强化扶持,提高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我市创新完善了相关扶持激励机制。对重大创作选题给予扶持,在创作题材的扶持上向主旋律倾斜,向原创作品倾斜,向中青年作家倾斜,向创作环节倾斜;文艺评奖适当向优秀作品和拔尖人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倾斜;对优秀项目特别是属于填补空白、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艺术成果或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作品,给予大力表彰和特别嘉奖;修改完善《茂名市文艺精品奖励办法》,变“套奖”为“评奖”,进一步提高文艺创作的积极性。今年出台《茂名市优秀宣传文化人才扶持培养计划(试行)》,把文学艺术人才列入扶持培养计划。
  第三,培养人才,壮大队伍,增强我市文艺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动力。我市党委、政府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即实力的观念,大力推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名家、新秀和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文联“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增强文联和协会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把文联建设成为“文艺家之家”,今年我市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拨款支持建设市文联“文艺家之家”活动基地。在本次广东省文艺家协会换届中,我市文联下属文艺家协会代表梁育雄、向卫国等17人当选为省文艺家协会理事及以上职务,成为粤西地区当选省文艺家协会理事及以上职务人数最多的地级市。
  第四,拓展题材,打造品牌,创作有时代气息有茂名特色的精品佳作。近年来,我市文艺创作不断挖掘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的题材,特别是在挖掘历史题材、写历史文化名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围绕冼夫人、潘茂名等历史人物的创作逐渐增多,尤其是对冼夫人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崔伟栋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冼夫人》(上、中册),高州市粤剧团计划推出原创古装粤剧《冼夫人传奇》。此外,我市有许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高州的木偶戏、信宜的飘色等,都得到了弘扬。
  
  文艺梦想,扇动翱翔翅膀
  远取诸物,返观自身。如果我们以内省的态度来对我市文艺创作现状进行梳理、剖析和观照的话,也不难发现一些短板,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去补缺拾遗,或弘扬光大。
  市文联主席车永强告诉记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反映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的文艺作品还很少,我市将在这方面加倍努力。同时要努力培养地方的文化品牌,比如南玉文化品牌、冼夫人文化品牌、橘红文化品牌、海洋文化品牌等。
  谈及下一步文艺创作生产的推动和提升,车永强的思路异常明晰:一是建立市、区(县级市)文艺项目申报、评审和扶持制度。突出重点,精心选题,积极打造文艺精品,做好明年省“五个一”工程奖的申报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创作队伍的建设。继续做好采风工作,安排文艺家到采风点蹲点采风;三是继续坚持“三贴近”原则,引导文艺家深入生活,组织文艺创作,举办以“中国梦”主题的文艺下乡活动。
  文艺创作,无论是对于领导者还是生产者,都是一项长期的、知行合一的实践。当我们拥有了文化自省的勇气,拥有了文化自信的力量,必将冲破文艺创作自身的藩篱,迎来一个更加姹紫嫣红的文艺春天,实现茂名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