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4版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10-03期 第第04版版:国内国际

遭遇太阳风年 空间环境更加恶劣

嫦娥二号成功实施首次轨道中途修正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记者 陈玉明、何宗渝)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出征的时机要差一点,因为今年正好是太阳风年,太阳活动剧烈,嫦娥二号所处的空间环境更加恶劣。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说,太阳本身就是一个核反应堆,它不断地向外喷发出物质,形成太阳风。有些年份太阳活动会比平时更剧烈,我们就称为太阳风年。它出现的周期一般是11年。遇上太阳风年,太阳的剧烈活动对航天器会产生一定影响,严重的话可能会损害卫星上的电子元器件。 吴季说,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太阳黑子的数量逐渐上升。今年4月发生了第一次太阳爆发,导致美国的一颗银河卫星失控。虽然大家估计这是一个小风年,小风年的峰值只相当于平均峰值的70%,但是在小风年不见得不会发生大的太阳爆发,所以大家的警惕性反而比平时更高。 吴季说,太阳要活动,你也不可能把它抑制住,只能是抵抗它。可能会发生一些临时性的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对卫星的飞行造成影响,比如卫星被迫转入安全模式。 吴季说,如果太阳发生大的爆发,所有的卫星可能都要失效。人类进入太空以来,至今只经历了五个太阳风年,现在是第六个。这六个太阳风年虽然没有发生把卫星全部摧毁的太阳爆发,但是曾经发生过很多颗卫星失效的太阳爆发。如果倒回去十五个太阳风年,1859年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强的太阳爆发,地磁的指数变化已经达到缩小了2/3。如果这样的太阳爆发发生在现在的话,那所有的卫星都将失效。 万一我们的卫星在太空中遇到了大的太阳风暴,该怎么办呢?吴季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关机,只留一个最小系统维持卫星的生存,比如能接收到发出的信号。其他只要能关掉的全部关掉,等太阳风暴过去再打开。 吴季说,太阳爆发的时间基本上是可以预计的,因为太阳爆发有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什么时间物质会喷发出来,是不是向着卫星来的,这些都能预计,准确率在70%至80%。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田兆运、宗兆盾)10月2日12时2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对嫦娥二号成功实施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 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二号飞行轨道设计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一号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调相过渡轨道,再经过多次调整进入奔月轨道,而嫦娥二号采用直接进入奔月轨道的发射方式,大大缩短了卫星中途飞行时间。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说,由于受入轨偏差、万有引力、宇宙环境等因素影响,嫦娥二号在38万公里的奔月旅程中,需要择机实施轨道中途修正,校正航向,才能顺利抵达环月轨道。通过认真计算、复核,北京飞控中心研究确定了嫦娥二号第一次中途修正控制策略,成功向卫星注入控制参数,启动星上490N发动机,顺利实施了首次中途轨道修正,同时也验证了卫星推力系统工作正常,为嫦娥二号顺利到达近月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嫦娥二号已在太空中飞行了17个小时,距地面高度约15万公里。 为何要实施轨道中途修正? 10月2日12时2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成功实施了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那么,轨道中途修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嫦娥二号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李海涛介绍,由于受入轨偏差、万有引力、宇宙环境等因素影响,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进入轨道时的实际数值与理论数值存在一定偏差,实施轨道中途修正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差数值,使卫星能够在理论设计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李海涛说,轨道中途修正是航天测控中的尖端技术,要做修正,首先必须精确测定卫星正在运行的轨道数值,经过计算后,得出需要修正的数值,有了这个数据,才能控制卫星上的发动机进行工作,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对远离地球达数十万公里的卫星进行精确定位和准确控制,很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大海捞针一样,它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按照测控方案计划,我们将对嫦娥二号安排3次中途修正。”李海涛说,当初嫦娥一号在奔月之旅中也是计划了3次中途修正,不过最终只实施了一次。此次嫦娥二号的中途修正次数,还要看卫星运行的具体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