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2-13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大手笔绘就宜居蓝图

——我市加快建设宜居城市步伐综述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杨海云 华灯初上,霓虹闪耀,流光溢彩,油城的广场公园到处是欢乐的人群,孩子们在这里打闹嬉戏,老人们在这里舒缓起舞,而年轻人则在喁喁私语,形成一幅幸福宜居画面;而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街道、人满为患的商场则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去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加快出台《茂名市建设宜居城乡发展纲要》,立足于“解决城市交通,方便群众生活,美化优化环境”宗旨,加快提升现有主城区的功能品位,以大投入、大手笔建设带来了大变化,茂名正朝着宜居大城市阔步前进。 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我市的市容整治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走进了“整治—好转—变乱,再整治—再好转—再变乱”的怪圈。市区占道经营、乱张乱贴、乱拉乱挂等“九乱”现象越演越烈,被人们戏称为“城市农村化”、“道路市场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市城管部门把市容整治作为去年的中心工作来抓,围绕构建“法治城管、文明城管、亲民城管、和谐城管”的目标,整顿队伍,文明执法,从而赢得大多数市民、大多数小商小贩的理解和支持,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沿街商铺门前、市场和学校周边的环境秩序明显改善;饮食大排档经营不断规范,流动摊档明显减少。特别是双山四路乙烯市场周边、光华北路、百花岗、茂名大道厚禄陂等路段多年整治无效,长期非法占道经营的“脏、乱、差”的重点地段得到了有效整治和巩固。 市城市管理部门加强了户外广告、招牌管理,完善了相关审批程序,加大了违建招牌的查处力度,广告管理逐步规范。长期影响市容,困扰城市管理的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整治取得明显效果。更值得可喜的是,市容综合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改变了过去那种逢开大会、大检查、上级来领导就好三天,三天过后面貌依旧的状况。 市政建设快马加鞭 高质量的建设是推动城市高效管理的根本。突出抓好重点工程。红旗路在去年“两会”之前顺利通车,赢得了市民的赞许。茂名大道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城市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的城市形象,提高了我市的城市品位。茂名大道在省委粤西现场会报到当天完成通车, 为茂名赢得了荣誉。省委书记汪洋充分肯定了建设茂名大道的积极意义。 积极解决市区路难行问题。我市过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一些开发商或单位在建好自己的楼房后,剩下周边的人行道不理,无休止的拖,有的一拖就是10多年。去年以来,我们千方百计发动社会力量,筹资建设。一年来,完成了新福路、站前路、文明路、高凉路等多个地方的人行道铺设,美化了城市,方便了市民。同时我市还完成了茂水路、光华北路、茂南大道、华山街、环市北路等多个路段局部地方的改造,并积极提高城市夜景照明水平。今年是我市改造路灯数量最多的一年,总长达17公里多。 园林绿化优美宜人 绿色是人类的希望,是生命的象征。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根据我市地处南亚热带、阳光充足且绿量少的实际情况,去年来,我市提出了城市绿化“四多四少”的绿化理念,即“多种树,少种草;多自然生态,少人工修剪;多品种,少单一;多色彩,少单调”,全面促使城市绿化从普通绿化向生态型、景观型绿化转变。景观因区而异,立意巧妙构思。道路绿化由单一的行道树种植向同时具有人行道绿化、中央分车带绿化、左右侧分带绿化、人行道后排绿化等多板块形式转变,从简单的植物配置到乔、灌、草、地被植物合理搭配。采用多品种、多层次的“生态式、群落式”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绿量指标。一年来共种植各种乔木近万株,种植花灌木66万株,种草种花7.2万平方米,摆设鲜花20万盆,新增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形象不断巩固提升。 为了提高新湖公园景观质量,加快推进新湖截污工程建设,解决了新湖污染问题。并在新湖公园北区建设了一条1公里多长的沥青路和1公里多长的环湖路,改变了多年来该区因为太荒凉无人敢到的状况;首次引进了风光互补节能灯,在新湖公园共安装了11组共30多支,既解决了园内照明不足影响游客安全问题,又起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新湖公园的园容园貌有了很大变化,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环境卫生方便舒适 大力实施城市整洁工程。一方面,认真加强日常监管,确保路面清扫和保洁质量。对垃圾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点、定任务的“三定”管理,坚持执行一日三普扫、全天16小时保洁的工作制度。实行机械化清扫与人工捡拾相结合,并逐步对垃圾压缩站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翻修,确保市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道路保洁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创新理念,对长期形成的环卫工作机制进行改革,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处在保洁范围外的 “城中村”周边、小区内街、城乡结合部“垃圾围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