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09-16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栉风沐雨五十载 春华秋实半世情

——茂名市一中校庆访谈录(下)

本报记者 陈艺平 通讯员 周儿青 一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访对象:宋虎堂(以下简称宋),茂化实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经理、教授级高工,市一中学生家长。孩子宋辰是2008年茂名市文科状元,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会骨干。 记者:作为“状元”家长,您对一中的看法是怎样的? 宋:市一中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规模大、水平高的国家级重点示范名校。曾天文校长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行科学严谨的管理,学校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能力、强素质、厚基础,每年为国内重点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社会精英。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感受最深的是市一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综合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参加活动是有好处的。我孩子在学校经常参加活动,得到很好的锻炼,进步很快。如2006年,他参加元旦晚会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当时有上百人竞选,经过层层筛选,他被选中。面对几千名学生主持大型活动,使他得到很好的锻炼。还有一次,他参加英语口语比赛,通过做多媒体和与同学的积极配合,最终获得一等奖,这对他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高三那年校运会,作为文科重点班,他们班体育方面并不占优势,但他通过发动全班同学参加,后来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参加这些活动对他的成长和进步都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他的综合素质。 记者:您对学生家长有什么好建议? 宋:我认为,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沟通非常必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孩子的成长是靠一个团队的力量的,这个团队包括老师、孩子、家长等等,相互协调、积极配合,沟通好是关键。 一中学子深情忆母校:吾校,吾爱! 采访对象:黄俊华(以下简称黄),市一中85届毕业生,十个少年大学生之一。现任茂名市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经理。 黄:我的初中和高中 都是 在市一中读的,我 从初中开始就自学高中课程。初中班主任郑老师知道我平时喜欢看课外书和自学, 初三时,老师拿了一份高二的试卷给我做。老师看了我的答卷后很满意,建议我直接进入高三学习,参加当年的高考。那时已是4月份,离高考刚好还有一百天。老师对我悉心教导,经过 “百日奋战”我进步飞快。当年参加高考,我考了493分,在全级排名14位。但由于我报读的是中国少年科技大学,当年全国重点线是457分,中国少年科技大学分数线是500分,我以几分之差与少年科技大学无缘。后来我重新回高三读了一年。1985年高考,我被保送到华南工学院,入学时才16岁。198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茂名市设计院工作。 我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市一中的老师悉心教导分不开。当时社会的大环境还不是很好,但市一中却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也非常好,他们对我们尽心教导,而且因材施教。没有老师的教导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采访对象:孙国玺 (以下简称孙),市一中88届毕业生,少年大学生之一。博士。现任茂名学院电信工程系主任。 孙:我是东北人,高中才从家乡转到市一中读书的。一中对我的影响很大。市一中的学习气氛很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同学们在一起基本上都是谈学习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对我们管得很严,但严中有爱,从生活、学习各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关心和引导。当时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期,老师对我们的引导很到位,使我们能很好地处理青春期的问题。如有个别同学有早恋倾向,老师就耐心找他们谈心,正确引导他们,使他们能走出青春期的困惑,最后考上了大学。现在他们说,要不是老师当年引导得好,他们今天不知变成怎样的了。 我读高中时还只有十二岁,刚开始听不懂白话。老师对我很照顾,专门安排两个同学帮助我。同学们互相帮助,对我也很友好,同学感情很好。虽然后来我读了大学、读研究生、博士,但感觉同学情谊最深的还是在高中。 采访对象:谭彬 (以下简称谭),市一中200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商务外语系。 谭:今年是母校50周年的华诞,借此机会,我们去年刚毕业的学生自编了一本 《吾校吾爱》,送给母校作为生日礼物,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我在一中的三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三年,是让我成长和成材的三年,是让我实现梦想的三年。虽然我已经毕业,但每当回想起在母校学习生活三年的点滴,总会感觉到一股温馨和亲切。 在一中,老师们的育人精神影响了我,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了我,同学们的深厚感情温暖了我。一中带给我的,不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不是荣誉,而是影响我一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母校情深,爱意浓浓。愿在母校 50 华诞之际,说一声 : “吾校,吾爱!”